佛門成語: 2. 二畫

 

〔2.21〕

十二因緣

【觀世心編著】

 

  說明有情眾生的生死流轉過程。即無明、行、識、名色、六入、觸、受、愛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。「無明」指貪瞋癡等煩惱,為生死的根本;「行」指造作諸業;「識」指業識投胎;「名色」指處在母胎中,但有胎形,六根未具;「六入」指胎兒長成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的人形;「觸」指出胎與外境接觸;「受」指與外境接觸生起苦樂的感受;「愛」指對境生愛慾;「取」指追求造作;「有」指成業因能招感未來果報;「生」指再受未來五蘊身;「老死」指未來之身又漸老而死。

  出自東漢•安世高(?~148~?年)譯《龍藏•0683•58冊;阿含正行經》:「欲求道者,當端汝心,從癡但墮十二因緣,便有生死。」

  亦作「十二緣起」。東晉•佛陀跋陀羅(359~429年)譯《龍藏•0083•24~25冊;六十華嚴經•卷十》:「悉能讚歎一切大願,是故能令佛寶不斷;分別解說十二緣起,是故能令法寶不斷;行六和敬,是故能令僧寶不斷。」

  亦作「十二有支」。北涼•曇無讖(385~433年)譯《龍藏•0057•21冊;大方等大集經•卷二十三》:「十二因緣,即是十二有支。觀十二支無我、我所,是名十二因緣空。」

 

 


成語2.21:十二因緣      若無顯示左方視窗之檔案總管,請按「首頁」。